刘丛红 |
|
发布时间:2018-12-10 来源: | |
职 称:教授 职 务:建筑理论所副所长 单 位:建筑系 专 业: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专业履历: 1990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学专业本科; 1995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硕士; 1998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博士; 本科生教学: 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图实践、西方当代建筑思潮; 研究生教学: 当代建筑理论与思潮; 科研方向: 1、可持续的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 2、中西当代建筑比较研究; 3、西方当代建筑理论; 近期学术成果: 专业论文: 1.刘丛红,比利时鲁文格鲁特别根霍夫的保护与更新策略及其启示,世界建筑,2005(2); 2.刘丛红,生态?场所?意境—国外景观设计作品的启示,世界建筑,2005(6); 3.刘丛红,反叛与创新—2005年普利策奖得主汤姆?梅恩作品评析,世界建筑,2006(3); 4.张尚杰、刘丛红,得失交织的当代柏林城市建设 新建筑,2006(4); 5.刘丛红、刘定伟、夏青 ,历史街区的有机更新与持续发展,建筑学报,2006(12); 6.刘丛红、潘磊、李轶凡 ,国外旧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研究及启示,天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4); 7.刘丛红、李翔、尹洁,天津大学建筑馆中庭改造后的采光分析,新建筑,2009(1); 8.刘丛红、梅振斌,反映生活 镜像文化——第23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学生设计竞赛第2名作品分析,世界建筑,2009(9); 9.任娟、刘丛红,从几个作品看西方旧建筑改造的新趋势,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1);10.潘磊、刘丛红,历史地段城市空间的量化分析初探,建筑师,2010(2); 11.李翔、黄成、刘丛红,天津大学新园村高层住宅外部空间舒适度研究,第六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论文集,2007(3); 12.尹洁、李堑、刘丛红,天津大学新园村高层住宅能耗研究,第六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论文集,2007(3); 13.刘丛红,量化分析在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中的应用,第二届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论文集,2010(9); 专著教材: 1.刘丛红,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译著)第二版、第三版,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6),2008(9); 荣誉获奖: 1.有价值旧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方法及其应用,天津市科委,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7(1); 2.寿光市世纪双语学校规划设计,山东省建设厅,山东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三等奖,2005(8); 学术兼职: 天津市建筑学会历史专业委员会主任;
|
|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