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3日,2020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海峡两岸学术交流系列活动之天津大学·铭传大学(第二届)“智慧城市与韧性防灾”学术研讨会(线上+线下)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韧性城市专业委员会主办,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承办,铭传大学设计学院协办。
“智慧城市与韧性防灾”学术研讨会开幕式
主题报告分为上半场与下半场,围绕“智慧城市与韧性防灾”这一新时代城市建设与发展主题,来自海峡两岸的10余位专家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与对谈交流。
疫情期间,由于疫情防控政策严格,同时为了保证到场嘉宾与观众的健康安全,选择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业内同仁带来这场研讨会。在两院领导及师生、兄弟院校师生、业界同仁们的共同努力下,本次研讨会圆满成功。
主持人:蹇庆鸣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城乡规划系副主任
小城镇规划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城科会韧性城市专委会副秘书长
Part 1.领导致辞
曾坚教授致辞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韧性城市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坚教授代表主办单位中国城科会韧性城市专委会致辞,向出席今天云端会议的各位同仁表示热烈欢迎与诚挚的问候。
曾坚教授指出随着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各种新型灾害不断出现,城市安全面临巨大挑战,韧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城市面对突发性高、可预见性低的风险干扰时往往出现十分被动的局面,因此建设韧性城市、提高中国城市的灾害适应能力已成为城市规划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并简要介绍了韧性城市的起源与发展,当代韧性城市的多元内涵。提出本次会议将聚焦智慧城市与韧性发展、韧性城市规划与建设、城市安全与防灾、城乡低碳韧性发展等热点领域,邀请天津大学与铭传大学相关领域的各位专家与学者进行学术研讨。
曾鹏副院长致辞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韧性城市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曾鹏教授代表承办单位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致辞,向参会学者表示热烈欢迎,疫情的影响并没有消减大家对于学术探讨交流的热情,整体学术气氛活跃。曾鹏教授表示天津大学与铭传大学的双边学术研讨会已经成为两所院校的共同品牌,从去年开始第一届的举办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希望通过学术交流平台推进两岸深入的合作与交流。
洪启东院长致辞
铭传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都市规划与防灾学系洪启东教授代表协办单位铭传大学设计学院致辞,介绍了铭传大学设计学院韧性城市方向相关研究主题与进展,指出疫情期间两岸的防疫工作与学术交流研讨活动不会间断,特别感谢本次活动的筹办方为两岸学者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与机会,希望本次会议顺利举办,并对2021年的线下交流研讨会提出展望与期盼。
Part 2.上半场主题报告
洪启东:气候变迁之城镇灾害风险调适评估韧性城镇论述与案例
铭传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都市规划与防灾学系教授、中华区域科学学会常务监事、中华城市管理学会理事,中华都市计划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
报告指出近年来,全球极端气候变迁冲击,造成自然灾害与危害并且致使了社会经济脆弱性与疫病传染所带来的土地(再)使用的论述变革。报告内容主要从历史灾害与城镇区域发展关系作回顾,透过台湾灾害情资大数据库案例分享和讨论,企图构建“韧性城镇论述”架构,以回应城镇进程的灾害风险挑战。
陈天:围水定策——以提升水生态韧性为目的的城市规划策略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导、城市设计学科学术带头人、城市空间与城市设计研究所所长。
报告指出“韧性”内涵的发展与演变。提出在城市韧性的研究中,韧性的理论框架从单一系统转变为复杂系统。城市韧性的研究视角涵盖了不同城市尺度、不同城市维度、不同灾种、不同城市空间要素等。围绕水生态韧性,以提升水生态韧性为目的,梳理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分享研究团队的现有研究成果和实践方案。
林文苑:风灾脆弱度之网格评估应用——以金门县为例
铭传大学都市规划与防灾学系系主任、教授、中华城市管理学会常务理事。
报告以近年来造成金门县最严重冲击之灾害事件为例,即2016年莫兰蒂台风,探讨风灾潜势风险区与相关产业的空间分布关系,以金门岛作为分析基地,绘制产业风险地图,并了解产业位于高风险地区的分布情形。
张赫:填海区域安全韧性建设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院长助理、城乡规划系副主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报告指出了当下城市面对重大灾害应对能力不足的状况,该问题一定程度反映了区域在土地规划布局、空间结构组织和城市建筑的建设方面缺乏预留性和前瞻性,没有预留出弹性空间来应对突发灾害。进而提出在韧性城市理念下,以空间优化为主要手段的重大灾害抵御、应对、救援、恢复等阶段提升空间防灾能力的思路与以综合防灾为目标的空间布局优化策略等。
马国宸:老旧建成区导入不同类型透水铺面之减洪效益分析
铭传大学都市规划与防灾学系助理教授、中华城市管理学会理事、台湾防灾教育训练学会理事。
报告指出通过利用SWMM暴雨管理模型,仿真四种不同降雨情境,对老旧集合式住宅片区检视现况与评估导入不同透水铺面类型的减洪效益。报告指出JW生态工法铺面在降低洪峰与地表径流上之效果皆优于一般透水铺面,且在降雨延时较长的梅雨情境下,改善基地地表径流成效最为显著(10.9%)。进一步指出于高度已开发地区应以都市规划的角度思考LID设施之定位,期望贯彻透水、保水、防洪减灾及环境保育结合土地使用之理念,检视低冲击开发或类似工法导入老旧建成区之可行性。
Part 3.下半场主题报告
蹇庆鸣:基于韧性视角的县域城镇低碳空间规划评价研究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城乡规划系副主任、小城镇规划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韧性城市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报告依托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指出城镇减碳与固碳能力是评价城镇韧性水平的重要标准。课题以全国县域城镇空间规划为研究对象,从韧性发展角度出发,通过县域城镇的典型样本分析,探寻城镇空间、道路交通、设施服务、社会经济、资源能源、自然生态等多方面的低碳韧性规划策略和方法,并参考国内外典型低碳城镇空间评价体系标准和指标对比,提出构建分类型、多维度的城镇空间规划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县域城镇空间规划低碳韧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陈首骑:台湾防灾士与韧性小区的发展现况
铭传大学国土减灾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专案经理、台湾防灾士培训机构专责人员。
报告指出台湾地区于2018年起开始推动防灾士,借鉴日本防灾士体系拟订台湾防灾士培训法规规范。该规范于2018-2019年由台湾各县市进行推动,至2020年开始以防灾士培训机构办理培训工作,截至2020年10月台湾已经有5036人完成培训取得防灾士资格,未来仍持续推动防灾士融入小区运作之中,未来更希望朝向全民防灾之方向前进。
李泽:生态安全格局中的滨海城市景观韧性评估研究及规划对策——以珠海市金湾区为例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副教授、博导、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规划实施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应用海洋学分会常务理事。
报告以珠海市金湾区为例,基于景观指数的时空变化趋势、结合遥感应用指数及手机信令等数据,提出了滨海城市景观韧性空间影响机制及评估模型体系,推动金湾构建应对特征风险的韧性景观,提高金湾整体防灾和居民自救能力,完善应对自然灾害的韧性规划策略。
庄睦雄:生态安全格局中的滨海城市景观韧性评估研究及规划对策——以珠海市金湾区为例
铭传大学都市规划与防灾学系教授、台湾防灾教育学会理、中华城市管理学会理事长。
报告提出了整合防减灾系统地方化与迈向全灾害情资整合与管理的一系列方法,为保障人民安全与降低地方产业的灾害冲击而进行客观化的数据阐释与灾害特性分析。通过过滤与在地化研析,减少信息过多或信息不对等情事发生,通过台风暴风圈触地分析系统,小区资源媒合平台系统之开发与农业韧性探讨,融合诸多在地化情资应用,以达产业韧性之提升,以此精进地方政府防救灾工作,降低灾害冲击与损失。
侯鑫: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社群韧性研究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副教授、博导、中国建筑学会计算性设计学术委员会理事。
报告指出近年来韧性规划领域研究出现的“工程韧性—自然生态系统韧性—社会生态系统韧性”的研究新特点。提出“社群韧性”评估模型与优化策略的研究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针对典型城市文化氛围的评价与分类,试图从城市文化空间塑造的角度对城市空间治理与发展进行剖析。
Part 4.专家座谈
上午的专家对谈环节,由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陈天教授与铭传大学设计学院洪启东院长共同主持,围绕“水生态韧性”、“填海地区韧性”、“应对气候风险的政企合作策略”等主题,相关领域专家们在韧性防灾领域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
下午的专家对谈与答疑环节,由铭传大学设计学院洪启东院长与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蹇庆鸣副教授共同主持,相关领域专家们围绕“低碳空间规划”、“网络科技与韧性社区”、“城市社群的韧性评估”、“防灾士认定模式”等主题展开激烈地讨论。
随后的自由讨论和答疑环节,与会专家们讨论并回应了参会同仁、同学们关于“韧性城市评价标准”、“两岸韧性城市建设实践”、“生态韧性”、“景观韧性”、“台湾防灾士组织架构”等方面的疑问和思考。
研讨会最后由洪启东院长和曾鹏副院长分别作总结发言。主持人蹇庆鸣副教授宣布研讨会圆满落幕。
洪启东院长总结发言
曾鹏副院长总结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