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0日,伴着疾风骤雨,一年一度的同济建造节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如期举行。我校派出的由十名学生组成的参赛队伍在四位带队教师的指导下,经过数个小时的奋战,终于完成了设计作品“羽巢”的搭建,并夺得了同济建造节竞赛一等奖。

关于同济大学国际建造节(以下简称同济建造节)

本届同济建造节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主办、由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由风语筑展览公司赞助举办。旨在通过建造实践,使学生获得对材料性能、建造方式及过程的认识,理解建筑的物理特性,并通过在自己建造的建筑空间中的活动体验,初步把握建筑功能、人体尺度、空间形态以及建筑物理、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同济建造节至今已连续举办11年,每年都会有数十所国内外高校应邀参加,是在国际上颇具影响力的建造活动。

本届同济建造节的参赛队伍共有62组。其中同济大学本校36组,国内其他院校15组,国外院校11组。延续去年的创新经验,本次大赛统一以PP中空板作为材料,以防雷雨天气干扰。

我院参赛队强大阵容(以下人名按拼音首字母排序)

带队教师:冯琳 王苗 袁逸倩 赵迪

指导教师:冯琳

参赛队员:刘玮琰 卢见光 卢昱吉 任叔龙 王润朗 王苏威 魏欣华 许智雷 杨楷文 郑成禹

我院参赛队员是清一色的大一小鲜肉(虽然即将成为老腊肉),再加上四位美女教师带队助阵,可谓是朝气蓬勃的一股清流。

带队教师——四大美人

十位即将成为腊肉的鲜肉队员

我院代表队方案介绍

方案名为“羽巢”。该方案延续经典的“天大风”,以简洁而纯粹的单体相互插接来生成建筑整体。由于我们的单体借鉴了折纸艺术中的“三角插”这一构件,在插接完成后自然生成了羽毛状的肌理,同时又围合成了仿佛被羽翼包裹的、围合感较强的空间形式,故取名为“羽巢”。

在单体处理上,我们将传统的“三角插”加以简化变形,使之适合PP中空板的材质且便于插接。为了使建筑肌理自然和谐,我们也对单体的尺寸进行了反复推敲,最终敲定了250mm宽的单体尺寸。

在空间形式上,我们利用这种具有无限造型潜力的“三角插”,经过十余次的反复推敲和实体搭建,最终敲定了这种巢穴式的、兼具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空间形态。其欲扬先抑、虚实结合的空间处理手法,让每一位体验者都收获了豁然开朗、别有洞天的空间感受。

1:10模型

在建筑结构上,我们利用三角插对拱券结构进行了尝试。路易斯·康曾风趣地替砖向拱券表白:“砖说:‘我爱拱券’。”康这样讲,正是因为砖是一种单元材质,只能受压。而我们的三角插也是一种单元材质,那么何不挑战一下拱券呢?经过一天多的实体试验,拱券结构终于昂首挺胸地立了起来。

赴沪参赛纪实(6月8日至11日)

6月8日:决战同济走天涯,千里江东一日达。

9:00的天津西站

6月8日上午9时许,全体参赛队员抵达天津西站。

两天前,队员们已经将精心制作好的16箱单体打包运往上海。

大家的欢声笑语中似乎闪烁着一丝隐忧,

这16箱任何一箱哪怕有半点闪失,

长达六周的努力都将化为泡影。

大家昨夜难得地睡了个好觉。

即便到了车上,

队员们也是斗志昂扬,

有人还在和指导教师一起推敲平面,

有人还在绘制正式的A2图纸,

有人还在准备最终的方案报告……

在动车上画图的队员

不到6月10日20:00,

一切都未成定局,

一切都尚须努力。

6月9日:狭路相逢稳者胜,宁付余功不容差。

清晨,队员们陆续接到了16箱单体的消息,

欣喜若狂之余,

队员们充当起了搬运工,

将总计16箱单体从同济大学的西南角运到了东北角。

一箱不少!

集齐龙珠召唤神龙!

16箱单体已经集齐,召唤神龙吧!

经过4次的来回往返,

大家已经把同济校园转熟了,

甚至能给快递小哥指路。

(快递小哥:你们指的不对啊啊啊……)

与此同时,

锦江之星酒店四楼,

其他队员还在紧张地制作1:10模型和A2图纸。

早就听说同济建造节是一场求雨仪式,

而且十分灵验,

如今看来果不其然,

傍晚,阴云密布,

队员们接到消息:今晚上海有大到暴雨。

山雨欲来风满楼(此图片来源于网络)

以防夜间大雨损害单体,

队员们不辞劳苦将单体运到室内。

以防单体因损害而不足,

队员们在校园和酒店两处开工,通宵赶制单体。

明日一战,

关系到大家六个星期的辛劳付出,

关系到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荣誉,

宁可多做无用之功,不可留下半点风险。

一切,只为万无一失。

6月10日:百折不回风雨筑,师生协力斩荆麻。

经过一夜的鏖战,

大家似乎都有点吃不消,

暴雨却是愈战愈勇。

狂风骤雨中,真正的“风雨筑”才刚刚开幕。

得知plan B启动后,

队员们又将昨晚的工作倒放了一遍,

肩扛手提,将所有单体运回了施工地点。

直到11:00,才有人吃上了早饭。

暴雨渐渐停歇下来,

大家也都用精神意志战胜了疲惫的身躯,

队员们开始自发地分工,

形成了一条工作流水线。

有人测量地基尺寸,

有人划定首层平面,

有人在屋里切割PP板,

有人拿抹布擦洗单体,

有人将单体折叠成型,

甚至有人赤脚上阵插接单体,

连随行的指导教师们也亲自上阵参与搭建。

代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来到上海的师生14人,

此时已经凝聚为一人,

此人名为:天大建筑人。

阳光总在风雨后——师生与“羽巢”合影

老师捕蝉,路人在后

经过8小时的无休作业,

“羽巢”终于震撼登场。

队员们瞬间从建筑工人变身讲解员,

热情而耐心地为往来的参观者讲解我们的方案。

除了游客,

当然还有各位国内外的评委大佬,

似乎到了考验大家英语水平的时候。

(某队员:我的六级大概是没救了)

4位教师与孔神合影

“羽巢”整体与局部一览

6月11日:人若有心天不负,申城遍开北洋花。

这是一个月来难得的一宿好觉。

回想起昨天成功搭建完成后,

各位参观者以及评委们那赞许的目光和话语,

我们的内心已经平静。

结局已不重要,

因为我们已享受过程。

清晨,大家早早地来到场地,

看到经历了一夜风雨而毫不动摇的作品,

每个人心里都舒了一口气。

在吃过了三天来最踏实的一餐后,

大家齐聚一堂,

静候这大戏的最后一幕。

入围奖、三等奖、二等奖……

“The first prize is Versailles and……”

“天津大学!”

掌声在四座建筑之间回荡,

但我们只有释然的微笑。

因为这并不意外。

十位队员,四位导师,

十余日昼夜拼搏,

八小时雨中鏖战,

不敢妄言舍我其谁,

只不过是实至名归。

获奖证书及队员合影

后记

2017同济建造节终于落下帷幕,

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风雨筑”。

在各式各样的风雨中,

全体参赛师生14人付出的异乎寻常的努力

如同一把大伞,

战胜了无情的风雨。

而天大建筑人的精神则如日月星辰一般,

点亮了阴云密布、雷雨交加的天空。

2017同济建造节,

天津大学能够摘得桂冠,

其原因可能有成千上万个。

但这一切都可以归结为一句话:

越努力、越幸运!

文:卢叔明

编辑:李冬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