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万事屋回忆剧场版

撰稿人 大橙子 王花花

大五刚刚开学的我们是这样的

以及是这样的

2015年11月八校开题,还沉浸在终于成为大五狗的快乐中的我们,被楠哥告诉,我们被“八校”啦。

So……什么是“二线关”?几个关口都在哪里?方案是二线关关口改造吗?几个关口都做吗?针对于一个行不行?结组还是独自一个人来做?总之刚接触课题的我们是一脸懵逼的。

2016年1月深圳开题报告吃吃吃,赶赶赶,看看看,以这样的节奏过完了深圳的7天。开题报告只是直觉性的把方案聚焦在对布吉关交通系统两侧城中村的连接上——“三线关”被喷,被喷,被喷。只觉得人傻还是多读书吧。 开题之后默默放假读书了。《我的深圳地理》《疯癫与文明》《落脚城市》《美国城市的文明化》《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等等,感觉欠下的债总是要还的。 2016年2月美好的寒假过后,终于熬到开学啦,喵。在这样出概念的阶段,每周两次课的强度还是很大的。几乎每次都拿出新概念,想想也很泪奔。从边界更新计划,到溶剂融纪,到对解构主义的一些探讨,最后定在了肌理延伸这个点子上。

2016年3月东南中期 想了很久很久才想起来中期的故事,想了一个月的概念,每天都在七十二变得我们终于在紧临中期的前三天定下来了中期的概念,尽管没有想清楚,但也不得不做下去,用孔神的思路来讲就是,因为什么(已经忘记),总之什么(也已经忘记),所以你们一组三个人加在一起就是12天!抱歉各位,怎么推倒的这个结论由于在下年久未及时复习,是真的忘了。

于是中期的方案是这样的——

2016年4月天大中期,经历了东南中期以后,本校的中期踏着春风缓缓到来了,我们没有躲过。除了加大了一些工作量,倒是推进了组里的不少进度。东南中期回校以后,对于我们方案的更改,老师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对于方案的认知也逐渐深入。

那些日子渣过我们的模型……

2016年5月可爱的娇娇离我们远去,悲惨的哥大开学了。目送娇娇离开以后,方案的进度问题突然提上议程,脑海中一直飘着娇娇的临别赠言——交图前两周时间快的你都不知道怎么过的。于是,对于大橙子和花花来说,这样的临别赠言跟预言一样成真了。最后两周的任务就是,重新调总规,调方案,建模,出图,做模型。

说了这么多有的没的,还是从头来讲一遍方案吧。

布吉关两侧城中村数量较多,下辖鹤围村、清水河村、吓围村、新屋吓村、吓屋村、独树村、吓围新村等,1985 年划入罗湖区,1992 年农村城市化,以广深铁路为界成立草铺东西两个居民委员会。这里是整个关内租金最便宜的地方,是大批前来深圳打拼的年轻人的第一站,尽管如此,脏乱的环境与拥挤的生存空间都让绝大多数住在这里的人们藏着逃离的梦。行走在东西两片城中村之间,只觉细密的城中村自生长肌理被硕大的交通体系所阻隔,天桥横架在极其宽阔的马路上,上下、横穿都是极不方便的一件事,交通系统的混杂让当时处于“天桥”的我目睹了一行人在马路中央卸货等车40 余分钟的“惊心动魄”的场景。硕大的交通体系已然让城中村周边死气沉沉、缺乏活力的环境成为了“失落空间”。 现在我国城市里的“公共空间”恐怕算不上真正的公共空间,这种“计划”下产生的公共空间,是供给“计划活动”“计划行为”所使用的,而不是让民众可以真实支配使用的“公共空间”。布吉关调研场地中,那些无法起舞的“广场”、紧闭大门的“老年活动中心”、布置健身器材随后被迅速占领的游乐场地等,都是这样的例子。

城中村作为生长于城市中的变异村落,具有独特的空间聚落形式。它既具有高密度的建成环境、居住人口、日常生活和工作活动,又承载着乡村多元混杂的复合功能。是研究深圳未来高密度环境中多元混杂的栖居方式的样本。

它代表着深圳的过去,也寓意着深圳的未来,是过去与未来的结合体。

二线关是中央政府决策设立的边境管理区域线,它为了更大集体利益存在,是集权与强权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最有力的据点。城中村是村民个体自发建造的房屋群,它为了村民个人最大利益存在,是最生动、鲜活的自主行为。在布吉关,两者相遇,成为冲突的爆发点。在这里,联系被削弱,交流被隔阂,行动被阻碍。二线关冲突带已然成为城市裂痕。

引城中村之肌理,以自由之意志,消解强权,以小生活弥合大裂痕。

虚实关系的转换进行城中村到场地的设计

地面和地下的多层平台:0至-8米的公共交通层,连接城中村、地铁、公交,是最具城市公共性的,最热闹的区域;从-8米可以下到-20米平台,这个平台有很多绿地,周围的建筑逐渐向大肌理过渡;最下方是-30米平台,这个平台只存在于-8米交通环中心的正下方,它作为社区中心及俱乐部是整片区域最核心的部分

城中村虽然居住环境堪忧,但却散发着迷人的活力。四处游戏的孩童,用力吆喝的小贩,随意转悠的大爷大妈,在细密的肌理中折叠着相遇与交流。这种紧密的生活空间和充满张力的人际关系是大城市中空间所缺失的。我们愿用新生的肌理延续这种小空间中的人情与活力。

城中村具有极高的空间利用效率。以本次设计的布吉关为例,场地周边坐落着5个城中村与4个居住区,有1个集中贸易市场、1所医院、39个诊所、1个老年人活动汇中心、3个自助图书馆、4个公园、15所中小学校、20所幼儿园。同时城中村内建筑底层几乎都是商铺,场地内遍布街道形式的商业步行街,拥有具有村庄特色的低层集市,也具有带有城市特色的商业步行街。整个布吉关本身形成一个巨大的城市综合体。无处不在的公共空间,存在于楼栋间的庭院内,存在于建筑缝隙间的狭小空间内,非常便于居民使用。

根据场地周边功能调研,依据不同位置的光照与声音条件,我们对所需功能进行了规划。最终形成5大主要功能环,分别为交通联系环、文化服务环、商业售卖环、集会展览环与社区活动环。这五大功能环位于场地内不同网格位置与标高层次。统率周边功能性质,完成建筑肌理块的连接。

2016年6月深大终期,去深圳的那趟飞机上的几小时我们吃了一天的饭,睡了几天的觉,到了深圳整合模型,以复杂的心情评完图以后,在风雨雷电中回津,熬完两天吐血完成翻译论文与图册。

2016年7月终于可以毕业啦!终于又回归了这样的生活……

感觉光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写完这半年的历程就已经感觉心里塞塞的了,不过幸亏已经可以毕业啦。不管怎么说,这多半年的收获确实是大大哒,孔神、蓁蓁、楠哥的满满老师爱,友情、爱情、基情的燃烧片段,看遍日剧、韩剧、美剧直至剧荒的画图模型岁月,貌美如花麻麻背锅侠,小馨馨儿——哦不大馨馨儿的折叠床,葛老师的岁月是把杀猪刀,胖胖的削菠萝神技,睿睿的神之泡面,莫名其妙的西楼317,莫名其妙的一群人,莫名其妙的一个毕设题目,装满了我们沉甸甸的23岁。

Whatever, that’s a happy ending.

未完待续。。。

2016届建筑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刚刚结束,我们会陆续推出毕业设计系列介绍,听同学们讲毕设的点点滴滴

下一期将介绍“当代宗教文化空间设计组”。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16届本科生毕业设计成果展进行时,地点: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二层展厅,欢迎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