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7日,我院朱丽教授受邀做客天津大学第33期青椒学术沙龙,为广大师生带来了一场主题为“探索“技术”+“艺术”—我在建筑的十年”的讲座,吸引了建筑学院、环境学院、化工学院、机械学院、精仪学院、药学院等多个学院约六十余名师生参加。本期沙龙由青年教师联谊会理事、建筑学院讲师郭娟利老师主持。
朱丽教授,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科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APEC可持续能源中心主任、天津市能源研究中心主任、天津大学可持续能源研究中心主任,世界能源理事会(WEC)研究委员会委员,天津市可再生能源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2005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同年跨专业留校任教于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获讲师职称;2007年晋升副教授,2008年获建筑学硕士生导师资格,2009年获化学工程硕士生导师资格,2011年获建筑学博士生导师资格。先后5次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美国内华达州立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做交流学者,累计访问时间2年。主要从事低碳建筑设计与技术集成、低碳城镇能源规划与关键技术等方向研究。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毕业,本硕博都是化工,为何到了建筑学院?在建筑学院都做什么?”,朱丽老师首先解答了参会师生们非常关心和好奇的跨专业留校任教的疑惑,结合自己在建筑学院十年任教的经历,向青年教师们介绍了如何通过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另辟蹊径探索出了一条“技术”+“艺术”的教学与科研之路的心得与体会。然后,朱老师从“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角度对太阳能与建筑和新型太阳能技术做了重点介绍,深入浅出的讲解了什么是太阳能建筑,分析了新能源时代的建筑发展方向,结合典型工程项目详细介绍了课题组的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利用技术和聚光太阳能光热/光伏技术,以及课题组在中美、中欧和中澳国际合作方面的开展情况。最后,作为APEC可持续能源中心(APSEC)的首任主任,朱老师为我们介绍了APSEC的筹建过程、职能、组织机构等情况,以及APSEC在低碳城镇与能源规划方面取得的优秀成果,主要包括:APEC低碳示范城镇指标体系、APEC低碳城镇中国行、中欧合作的EC2-APEC低碳城镇项目等。
在交流环节,朱老师和参会师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一位化工学院的研究生提问了如何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做到“技术”与“艺术”的协调统一问题?朱老师结合课题组的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工程案例,分析了工程技术人员和建筑设计师在设计中的分工与协作,详细介绍了太阳能辐射板、三联产光伏辐射板等太阳能技术如何在设计、施工等环节中做到完美的一体化。一位环境学院的老师与朱老师就中国低碳城镇建设过程中的方向定位和生态保护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还就如何在APEC可持续能源中心的平台上充分发挥天津大学在能源领域的研究优势更好的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了看法。(郭娟利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