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序言

千年兵马俑静卧于临潼之土,他们看似无言,却将临潼这座城市推向世人之眼。而临潼正因为文化遗产丰富,在它的城市建设之中有了多样的发展方式和无穷的发展空间。

经过一个月的方案准备,4月17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提供学术支持的2021城乡规划学本科六校联合毕业设计中期汇报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圆满举办。来自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清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六校师生第二次齐聚古都西安,汇报主题为“大西安,新临潼:骊山北麓中心城区有机更新规划”的毕业设计中期成果,专家评委予以细致点评。

图:六校联合毕设师生与专家合影 拍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02

团队简介

天津大学今年由陈天、侯鑫、许熙巍、张赫、李津莉、米晓燕等六位老师带队,9名城乡规划专业2016级学生组成设计小组。

图:天大六校联合毕设代表团队

图:天大六校联合毕设代表团队现场合影

03

会议流程

本次六校联合毕业设计中期汇报开场,召集院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王树声教授出席,并由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主任尤涛老师、城乡规划专业教学委员会主任陈超老师主持。

此次受邀点评专家有: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城市设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朱子瑜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副区长——邹林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城市设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王引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袁牧

在专家致辞环节:

石楠秘书长在致辞中表示,城乡规划学本科六校联合毕业设计是学科的常规教学活动,这项活动有亲情、有挑战。本次毕业设计选题“大西安·新临潼:骊山北麓中心城区有机更新规划”富有挑战性,设计的研究范围大,涵盖内容多样、复杂,贴合全国现行的国土空间规划与城市更新工作,具有典型性和创新性。

石楠秘书长指出,临潼具有很多世界级资源,是世界级的研究内容,临潼存在很多县级市、县城等中小城镇的共性问题,需要在规划设计中予以考量。同时,强调毕业设计是本科五年专业能力的综合集成,设计是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希望六校毕业设计能够有新思考、新创意、新设计。

图:石楠秘书长致辞

雷振东院长在致辞中代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全体师生对所有来宾表示感谢。他表示城乡规划学本科六校联合毕业设计是城乡规划学科顶级学术交流平台、设计交流平台和院校交流平台,各校师生在设计交流时应当立足临潼实际,各自特色,呈现具有新模式、新风格的规划设计成果,不断创新。同时,表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作为召集院校,全力做好服务工作,推动城乡规划学本科六校联合毕业设计不断发展,争取再升级,再创新。

图: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雷振东致辞 拍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04

直击中期汇报现场

方案介绍

4月17日,各校师生与西建大进行中期成果汇报与交流。

图:天津大学代表团队现场汇报

天津大学设计团队延续前期调研“以文化为核心”的主旨,确立了“骊北渭南,文兴临潼”的主题。从“骊山源启”、“江山描擘”、“寻脉问究”和“文兴临潼”四部分来探求临潼未来发展之势。提取深植临潼的文化内核——骊山文化,它是崇尚自然山水、讲述华夏源脉故事、孕育秦地民风的文化场域。在此基础上,方案从山水绿城、产活焕城、多元绣城、交通梳城、雅貌景城五个层面助力临潼传唱发扬骊山文化,讲述中国故事。

临潼江山如此多娇,何以描绘擘画乃是关键。在”江山描擘“部分,我们从时代背景、上位规划定位和临潼自身禀赋研判本次规划临潼的定位。本次规划确定临潼为大西安东部文化门户、山水秦风乐活之城、中华文明与精神重要表示地,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它将会是中国故事的讲述者!

在“文芯谋策”部分,以焕活骊山文化为宗旨,文之基、文之业、文之骨、文之道、文之景五大文化策略成为新临潼的四梁八柱。生态、人产、文化、交通、风貌多管齐下,营城之困终将拨云见日。山水绿城、产活焕城,多元绣城、交通梳城、雅貌景城,城市将书写幸福的篇章。骊山之城,崇尚自然山水,讲述华夏源脉,孕育秦地民风。由此,所经之地,所历之事,皆为中国故事,徜徉其间,世界旅游目的地的轮廓终将清晰。

图:五大策略与讲述中国故事的逻辑对应关系

(1)文之基——山水绿城:通过对于GIS地理数据分析得出临潼生态适宜性与廊道、现状山水格局的分析,确定“骊山雅显”和“水道复归”两大山水行动。望山亲山进山,复水复生境,最终形成山水城田生命共同体。

图:生态产业布局系统、未来人群画像策划

(2)文之产——产活焕城:区域产业政策导向、产业发展时代导向和自身禀赋导向综合研判确定产业类型。产业提振、文化产业板块与网络构建从而产业焕城。勾画未来人群、未来社区和多元主题活动策划从而乐活趣城,进而产活焕城。

图:产业布局系统、未来人群画像策划

(3)文之骨——多元绣城:聚焦空间,聚焦文化要素,进行宏观和中观的空间结构规划,生成包括轴线、板块和路径的文化骨架。四横横扫山城路水、两纵纵跨山河经轨、五核核聚新旧文脉、多廊廊沿陵田谷水、四径径连文史民田。

图:总体结构功能图、文化板块总体研究框架

(4)文之道——交通梳城:确立区域交通地位,打破城市铁路割裂。从多元选择交通方式和慢行可达文化资源构建文化门户、主客慢行共享的文之道。

图:车行交通疏导

(5)文之景——雅貌景城:基于城市景观风貌现状、规划定位要求,从风貌分区、门户节点、城市色彩和城市夜景等管控城市风貌;从开敞空间、建筑高度、天际线、眺望视廊等管控城市形态,从而形成山水自然历史厚重的秦地民风与临潼独特的雅貌城景。

图:产业布局系统、未来人群画像策划

叠加六大策略系统,形成控制重点。遴选出其中包含最多策略体现、最典型的地区。三大地区——老城地区综合服务激活全城,田园小镇安顿闲情,文旅小镇对标国际。

图:五大策略系统叠加

本次中期我们对位于老城区的地块一实现进一步的城市设计。通过综合现状分析以及骊山文化落位,我们推导出地块一的总体结构,也就是四轴五片区的文化触媒网络。五个片区在功能定位上各有不同,分别是城市门户、遗址公园、国际文化交流地、社区活力空间和艺术街区。通过五大重点片区的设计,老城将提供文化交流、遗址体验、门户枢纽、社区活力和创意平台。骊山文化的焕活最终实现了老城的乐活。

图:城市设计老城片区平面与意向

评委点评

专家们一致认为天津大学毕业设计的中期成果从文化切入,视角较为特别,分析方法较为新颖,阶段成果的内容较为扎实和系统。针对下一步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提升:

(1)文化方面,注意分析突破和创新模式,拓宽文化的范畴,不仅仅停留在现有物质文化遗存上,加强对生活性、在地性的文化进行深入挖掘与分析。

(2)空间方面,加强文化脉络与城市绿道、蓝道、慢行系统的相结合,注重城市风貌管控与城市形态的分析,下一阶段重点把握老城区域的更新。

图:天津大学代表团队专家点评现场

05

调研补充

骊北渭南,悠悠千古。4月18日-19日,我们分成多个小组对于骊山盘山公路片区与渭水沿岸片区进行深入调研,重点考察现有生态保护与利用情况、人群对于两片区的整体认知与感受等。

骊山调研:

骊山影响着临潼的山水格局,它是半部中国史的见证者,同时它见证了临潼的城市变迁。天津大学本次毕业设计的方案也一直围绕着“骊山文化”展开,因此我们此次沿骊山而上,在骊山之上感受临潼的城市建设,思考城市设计中各大片区与骊山的呼应关系。

图:骊山鸟瞰临潼城市风貌

渭河调研:

“泾渭分明”中的”渭“指的就是我们的渭河,它宛若展开胸襟怀抱一切的母亲,孕育着临潼世世代代的子嗣,静候新临潼的发展与生机。沿着渭河,我们一路由东至西观山水田园自然交织,观渭河之母性柔美。

图:渭水流淌于临潼的土地上

图:渭水流渭河小组与渭河合影留念

除此之外,团队成员就老城区市井片区进行进一步感知与分析。化身临潼市民,来一场下北街的陕式早餐;融入老年象棋队,来一场楚汉争霸赛;对话青少年,来一场风筝放飞旅。短暂的两天补充调研,少去了工作时的拘束与严谨,大家以更加轻松自然的状态寻找骊山情怀,寻觅下一阶段新的思维火花点。

06

未来畅想

随着2021年城乡规划学本科六校联合毕设中期活动的结束,我们已经深深被临潼这个城市吸引并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规划”这事业的神圣与精彩。四月末了,春日即将引夏入世,在西安这座静谧与活力相融,历史与现代相碰的城市,感受城市建设的魅力,期待未来的更深入呈现。

图:西安老城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