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界同仁、天大校友、全院师生:
在此辞旧迎新之际,我们不忘初心,坚守天大品格,逐梦前行,谱写时代新篇。元月元日,天大建筑学院向诸位献上诚挚的祝福与谢意,向大家汇报2018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十大事件。
01. 换届 续写华章
2018年上半年建筑学院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进行了换届,下半年学院对四系(建筑系、城乡规划系、风景园林系、环境设计系)二所(建筑历史研究所、建筑技术研究所)进行换届,并增设了学院国际合作部与科研院。在此,向学院前辈彭一刚先生、王其亨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长期工作在一线的张颀院长、张玉坤书记、袁大昌书记、刘刚副院长、建筑系荆子洋主任、城乡规划系运迎霞主任、环境设计系董雅主任及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王蔚所长表示诚挚的谢意!
02. 学术 聚力北洋
天津大学建筑教育学术委员会成立
2018年12月8日,天津大学建筑教育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会议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彭一刚、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及覃力、段进、路红、周恺、黄文亮、黄晶涛、彭礼孝等委员参加会议。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各系所负责人列席会议。会议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教育现状和未来发展”为主题,整合资源、集思广益、明确目标、面向未来。阐明了学术委员会成立的初衷和目标,梳理了天大建筑教育的历史和现状,探讨了未来的发展目标、策略和行动计划。
03. 历史 营造传承
样式雷研究团队登上央视《国家宝藏》
2018年12月9日,学院王其亨教授带领的样式雷研究团队登上央视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成为故宫博物院推选的第一件国宝——清代样式雷建筑烫样的今生守护人。凭借36年来的惊人毅力和不懈努力以及“学术为天下公器”的襟怀,王其亨教授带领团队系统梳理鉴定了10000余件样式雷图档,理清了样式雷世家的杰出成就,填补了古代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及工官制度的研究空白,充分彰显了中国古代哲匠的非凡智慧,彻底终结了长久以来世界建筑史上缺失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理念和方法等方面的“失语症”。促成“中国清代样式雷建筑图档”于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共享的智慧资源“世界记忆”遗产,成为其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古代建筑设计图像资源。
卢绳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在学院举行
2018年3月29日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受学院委托,为该所奠基者卢绳先生纪念百年诞辰。在学院第一会议室举办座谈会。卢绳先生亲属、生前同事及好友、学生代表、外地校友代表以及学校宣传部、档案馆、出版社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会。《建筑学报》、《建筑创作》代表应邀出席了会议。卢绳先生是上世纪中国现代建筑学术的发生与变迁的见证者和亲历者、上世纪中国建筑史学的书写者、北方古代建筑和城市历史研究的开拓者、投身于国家文物保护事业的实践者。
冯建逵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
纪念冯建逵先生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于2018年12月23日在建筑馆第一会议室举行。冯建逵先生亲属、生前同事及好友、学生、学院师生代表以及学校各单位代表与会,老中青几代天大建筑人齐聚一堂。冯建逵教授是天大建筑学科的奠基人之一,在建筑历史研究、建筑设计实践和建筑专业教育领域均取得了卓越成就。
“天津大学圆明园研究院”正式揭牌
2018年5月28日,“天津大学圆明园研究院”成立揭牌仪式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第一会议室举行。天津大学副校长元英进、人文社科处处长张俊艳、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张春彦、建筑学副院长刘刚以及人工智能学院、建工学院的代表,北京市海淀区区长助理贺燕、圆明园管理处副书记孙景文、副主任杨海芳、李向阳等出席了揭牌仪式。
04. 竞赛 国际冠军
国际顶级大赛再创佳绩,2018威卢克斯国际建筑设计大赛冠军
天大建筑学院于2018年度获得UIA霍普杯、清润奖、天作杯、国际建造大赛等国际及国家级学生设计竞赛大奖40余项。2018年12月1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团队参赛作品《Road to Light》(向着光)(学生:罗宇涵、兰迪、刘媛、刘雨松;指导教师:辛善超、孙德龙)在全球58个国家的633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亚洲大洋洲赛区“Daylight Investigations”类第一名,在全球10个区域冠军中胜出,最终夺魁。
05. 期刊 学术传播
新增三本学术期刊
学院已有学术刊物《城市环境设计》(UED),在此基础上,2018年天津大学与大连理工大学联合主办《建筑细部》和《景观设计》两本期刊,《建筑细部》聘请孔宇航教授担任主编,《景观设计》聘请曹磊教授担任主编。
筹办《当代建筑教育》(《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Education》)国际期刊,该期刊是由学院主办的学术性期刊,涵盖建筑学及其相关学科。期刊以推动当代建筑教育交流、研究与发展为宗旨,立足本土、放眼全球,建立国内外建筑院校的深度合作网络,将成为建筑学界交流教学思想、探讨教学方法、介绍教学成果、提供专业资讯的高水平学术平台。该期刊为中英双语的学术季刊,创刊号拟于 2019年4月份发行。
06. 科研 国家重点
闫凤英教授获“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立项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闫凤英教授联合加拿大等国专家学者的“基于控碳体系的县域城镇规划技术研究”项目,获“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资助项目立项,立项总经费348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经费1980万元),执行周期为2018年7月-2021年6月。
我院照明设计研究团队连获三项大奖
中国照明教育与学术贡献一等奖:基于LED的脆弱文物低损伤照明研究(党睿、刘刚、王立雄);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脆弱文物保护性照明技术研究及应用(党睿、刘刚、王立雄)。
无障碍研究所助力冬奥、冬残奥项目及国家重 点工程联合设计及关键技术咨询
为2022年冬奥(冬残奥)会打造优质的无障碍环境,无障碍研究所与学校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编制了《崇礼区无障碍环境专项规划及修建性改造设计》。作为中国残联的核心专家团队,参与了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国家残疾人冰上运动比赛训练馆、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等项目的联合设计与关键技术咨询工作。
风景园林学社成立
2018年年初,学院主办的风景园林学社正式成立。学社是由天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清华大学等5所大学的风景园林、景观学、环境工程、生态及相关专业师生参加的学术组织。自成立以来主办了五次国际及国内学术会议,为风景园林界提供了学术平台。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城市绿化专业委员会依托天 津大学建筑学院
2018年6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城市绿化专业委员会依托于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正式成为学院支撑的重要学术机构。会员遍布全国30多个省市,在国内风景园林界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07. 交流 国际影响
低碳城市与建筑创新引智基地获得第二期持续资助
由张颀教授领衔的“低碳城市与建筑创新引智基地”在完成了第一期(2013.1-2017.12)的引智合作任务后,获得第二期(2018.1-2022.12)持续资助。2018年通过该项目,邀请来自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共计29位学术专家及其团队成员来校合作科研,发表论文40余篇、举办9次专题讲座。
2018年,建筑学院以拓展和深化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为中心继续加强学生国际学术交流,共派出学生248人次;全英文硕士培养项目共招收本科、硕士、博士留学生44名。在校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总人数达127人,国际联合工作坊近20项。学院在获得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中法大学合作优秀项目”后,孔宇航院长代表学院与法国波尔多建筑景观学院、波尔多第三大学联合签署了新的合作协议,进一步推进了教育部建筑学(风景园林)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可持续实施。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与台湾高校交流三十周年
2018年正值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与台湾高校交流三十周年(1988-2018)之际,学院展开系列庆祝活动,与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等学术机构合作,持续举办海峡两岸学术会议:包括第二十四届海峡两岸城市发展研讨会、海峡两岸暨香港城乡更新与再造研讨会、海峡两岸高校学术论坛、海峡两岸大学生传统园林与建筑文化工作坊、海峡两岸城市再生研讨会、“非城非乡?对话”等系列学术活动。
08. 教育 秉承传统
建筑学专业(本、硕)通过专业评估,合 格有效期为7年
近年来,建筑学院继张颀、张玉坤、孔宇航等教授之后,曾坚教授今年再度荣获“中国建筑设计奖·建筑教育奖”。
6月29日,学院建筑学专业再次以优秀成绩顺利通过了本科及硕士研究生专业教育评估,合格有效期为7年。评估专家高度评价了学院建筑学专业的办学思想、教学水平、学生精神面貌和专业素养,对建筑学专业教学的持续探索和改革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
学院风景园林专业正式招收本科生(恢复招生),在继承天大深厚传统园林研究历史、发扬天大多学科融合优势基础上,为拓展新生视野,风景园林系聘请来自海内外著名院校风景园林学科带头人来天大授课,风景园林系《以一流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风景园林教育教学“生态”体系研究》项目获得2018年第八届高等教育天津市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09. 课程 国际视野
研究生建筑设计国际实验班
学院进一步推进建筑设计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建筑系继2013年开设本科生建筑设计实验班以来,于2018年开设研究生建筑设计国际实验班。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及建筑师为研究生指导建筑设计课程。
2018年首批设计课程由中国青年建筑师庄子玉、瑞士建筑师Michael Buschor & Mulan Sun Buschor担任任课教师,并由朱小地、李兴钢、何威、姜伯源、朱启鹏、成直等海内外著名建筑师及学者担任评图嘉宾。该实验班以国际建筑教学理念及当代建筑实践趋势为导向,整合当代优秀建筑实践及教育资源,旨在提升建筑学科研究生的教学培养质量,并期待改革成果能为国内高校的建筑学研究生教育带来新的思路。
10. 环境 逐梦前行
新增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
在天津大学学校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学院新增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原第二食堂2500平方米与18号教学楼800平方米),为学院教学与研究改善了硬件设施,增容了工作空间。此外,历时7年,学院可变空间低碳建筑实验舱(1500平方米)正式投入使用,为绿色建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实验平台。教学与研究空间的改善与升级,为学院教学、科研与实践三位一体的建筑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回顾2018,
学院取得的成绩
离不开社会各界对天大建筑的鼎力支持,
离不开学院同仁和天大校友的卓力奋发!
启航2019,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愿在各界友人的支持下,
校友、师生同心,砥砺前行!
为当代建筑教育事业奉献天大智慧!开拓中国之路!
衷心祝愿大家新年快乐、生活幸福、阖家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