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杨 崴

职 务:副院长(国际合作交流)

职 称:教授

单 位: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专 业:建筑设计及理论

邮 箱:walker_yang@tju.edu.cn

个人简介

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生命周期评价与设计、建筑存量可持续更新。任天津市建筑能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面向碳中和的建筑设计、建造与运维”科研团队负责人。于2021年受聘天津大学“英才教授”。

兼任国际建筑师协会(UIA)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委员、国际能源署建筑与社区能源分会(IEA EBC) Annex72, Annex89项目专家组中国代表、中国建筑学会绿色建筑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对外交流工作委员会委员、低碳智慧建筑联盟理事,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流动与管理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持和参与十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及国际合作项目;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两部。作为负责人,带领“天津大学联队”完成零碳建筑作品RCELLS,获得第三届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SDC2022)总冠军。获得2023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15),2023年“国际建筑师协会(UIA)建筑教育创新”荣誉奖(2/8)、等奖项;作品在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达沃斯论坛、国家会展中心绿色智慧建筑展等展出。指导学生获得40余项国际、全国竞赛重要奖项。


教育经历

1992-1997年,天津大学建筑学专业本科,获建筑学学士;

1997-2000年,天津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研究生,获建筑学硕士;

2000-2006年,天津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获工学博士;

2003-2005年,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KIT)联合培养博士生,获DAAD奖学金


工作经历

2016-今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2009-2016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2006-2009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讲师

2018年         德国卡尔斯鲁厄工业大学(KIT)访问学者

2010年         苏黎世瑞士联邦理工大学(ETHZ)访问学者

2009年         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KIT)访问学者


本科生教学

设计课:建筑设计(三年级);专题设计“生命周期中的建筑”

理论课:建筑设计与技术前沿导论(二年级)

实践课:乡村振兴与建造实践(高年级本硕贯通)


研究生教学

全英文课程:资源环境视角下的建筑与城市设计(硕、博研究生);

设计专题:可持续建筑设计(硕士研究生)


科研方向

1、建筑生命周期评价与设计

2、建筑存量可持续更新

3、面向碳中和的建筑设计、建造和运维


建筑作品(结合设计-建造教学)

-2021年,R-CELLS零碳太阳能智慧住宅建筑:获得中国第三届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总冠军(并获得8个单项第一名,1个单项第二名),本人为项目负责人。合作者:“天津大学联队”——建筑学院牵头的多学科校企联合团队,包括70余名教师、学生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

2019年,夏木塘儿童教学厨房:与挪威奥斯陆建筑与设计大学,CBC中国建筑研究中心等合作的“设计-建造”实践教学作品,本人为项目负责人。

 

图1. The Wall: 夏木塘儿童教学厨房,2019年6月建成

 

2  R-CELLS:一生的健康生态住居——负碳排放产能太阳能建筑原型,2021年9月建成,2022年8月在决赛中获得总冠军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建筑生命周期环境影响与成本耦合目标下的参数化建筑设计方法”,项目号51878436,2019-2022。主持人。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BIM的建筑生命周期环境与经济评价及优化设计方法研究”,项目号51478294,2015-2018。主持人。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动态LCA 模型的城市住宅建筑存量节能减排发展策略研究”,项目号 51108303,2012-2014。主持人。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模拟技术的低碳化系统建筑设计研究”,项目号51178292,2012-2015。排名第二。

[5] 国家科技计划国际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低碳城市与绿色建筑设计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号2014DFE70210,2014-2017。排名第三。

[6] 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15JCYBJC49000]“基于动态信息模型的建筑生命周期可可持续性评价研究:,2015-2018. 主持人。

[7] 国际能源署项目:IEA EBC Annex89, 生命周期零碳建筑实施路径,2023-2028,中国专家代表

[8] 国际能源署项目:IEA EBC Annex72, 建筑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2017-2022,中国专家代表


主要学术论文

国际期刊论文

[1]    Zhang JR, Mu YF*, Li J, Tong YH, Yang W*. Energy performance of a residential zero energy building energy system – R-CELLS at solar decathlon China 2022. Applied Energy, 2024(371), 123742

[2]    LI J, Lützkendorf T, Balouktsi M, Bi XJ, Alaux N, Potrč Obrecht T, PASSER A, HAN CY, YANG W*. Identifying Uncertainties in the Whole Life Carbon Assessment of Buildings: Sources, Types, and Potential Actions.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23, 110779

[3]    LI Qiyuan, YANG Wei*, KOHLER Niklaus, YANG Lu, LI Jie, SUN Zhen, YU Hanze, LIU Lu, REN Jun. A BIM-LCA approach for the whole design process of green building in Chinese context. Sustainability, 2023, 15, 3629

[4]    TONG YH*, YANG Wei. Numeric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thermoelectr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l–Si alloy used for building energy storage tile. Renewable Energy, 2022, 200, 1447-1457.

[5]    YU HZ, YANG Wei *, LI QY, LI J. Optimizing Buildings’ Life Cycle Performance While Allowing Diversity in the Early Design Stage. Sustainability, 2022, 14, 8316.

[6]    Yang W*, Kohler N. Simulation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Chinese building and infrastructure stock [J]. Building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2008, 36(1): 1-19

[7]    Kohler N.*, Yang W. Long-term management of the building stock[J]. Building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2007, 35(4):1-13

 

中文期刊论文

[1]    毕雪皎,杨崴(通讯作者),李洁,李奇芫. 零碳独栋住宅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及成本分析.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2024,57(5):544-555.

[2]    杨崴,韩晨阳,杨向群. 零碳太阳能建筑的探索与回顾:以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作品R-CELLS为例. 建筑学报. 2022,649(12):11-17

[3]    杨崴,于汉泽. 生命周期环境影响与成本目标下的建筑设计优化方法[J]. 建筑学报. 2021,628 (2): 35-41.

[4]    苗展堂, 杜艺萌, 杨崴(通讯作者), 崔嘉宇, 王琦, 韩爱泽. 技与艺的融合——可持续太阳能建 筑“R-CELLS”的顶 棚设计[J]. 世界建筑, 2023(03): 34-39

[5]    刘魁星,王欣,张嘉睿,杨崴(通讯作者). 基于“光储直柔”能源系统的建筑智慧能源管理——以 2022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作品R-CELLS为例[J]. 当代建筑, 2023(08): 41-45

[6]    孙舒宜,杨崴(通讯作者),郑钰丰. 木构建筑外墙构件关联关系对其寿命及环境性能的影响. 建筑节能(中英文),2023,51(1),26-33

[7]    杨崴,黄静雯,毕雪皎. 考虑关联关系的建筑构件使用寿命预估方法[J].建筑节能,2022, 373(03):15-23.

[8]    毕雪皎,杨崴(通讯作者),李洁.生命周期视角下八合一住宅研究[J].新建筑,2021(03):77-81.

[9]    毕雪皎,杨崴(通讯作者),陈译民. 气候适应性形态可变建筑的生命周期性能评价[J]. 建筑学报,2020.S01:27-32

[10] 杨崴,羊思静. 基于LCA性能的高层住宅建筑设计参数敏感度研究[J].建筑节能,2020,48(12):15-23

[11] 李奇芫,杨向群,杨崴. 基于 BIM 的小型节能建筑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和成本分析 [J]. 南方建筑, 2017(2): 45-50

[12] 杨崴,王珊珊. 基于整合 LCA 方法的德国可持续建筑评价体系[J]. 建筑学报论文专刊. 2014,1.

[13] 杨崴,杨璐.环保、舒适、经济:奥地利低碳住宅建筑设计方法评析[J].建筑与文化,2014, 119(2):28-34.

[14] 杨崴,贡小雷,孙璐. 天津大学国际联合设计中的可持续建筑设计专题[J].中国建筑教育,2013, (6).

[15] 杨崴.建筑存量可持续性研究的理论与方法[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精品论文,2012,5(2) : 103-109.

[16] 杨崴,杨向群. 建筑存量系统分析与模拟方法[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9, 38(3):90-94

[17] 杨崴,曾坚,郭凤平. 城市居住用地可持续性开发强度研究: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J]. 天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3):247-252

 

国际会议论文: 

[1]    LI J, BI XJ, YANG Wei*. Suggestions for solution space exploration in the early stag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based on a literature review. IOP Conference Series: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Volume 1078, sbe22 Berlin D-A-CH conference: Built Environment within Planetary Boundaries (sbe22 Berlin) 20/09/2022 - 23/09/2022 Online

[2]    Li JX, Yang W. A Local Scale Analysis on Land Cover Change in the Central Urban Area of Tianjin, China,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pplied Geoinformatics (ISAG2021), Latvia, Dec 2-3, 2021

[3]    Li QY, Yang W, Yu HZ. Analyzing the Life Cycle Performances of the Design Solutions for Photovoltaic Systems Applied on Small Hous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Energy 2020, Bangkok, Thailand. Nov 29 to Dec 1, 2020.

[4]    Li J, Yang W, Fang T. Developing a heating and cooling demand prediction model for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the cold climate zone of China, BEYOND 2020 : World Sustainable Built Environment Conference, Gothenburg, Nov 2-4, 2020

[5]    Yu HZ, Yang W.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building’s life cycle performance in early design stages [A]. IOP Conference Series: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C], Volume 323, Sep. 2019

[6]    Yang W. Li QY, Yang L, Analyzing the life cycle environmental impacts in the Chinese building design process [A],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ife-Cycle Civil Engineering (IALCCE)[C]. Nov.,2018

[7]    Yang W, Wang SS. An integrated BIM-LCA framework for building assessment: Case study in Tianjin, China[A]. In: Proceedings of Sustainable Building Conference [C].Graz:2013. 9. (获“最佳论文”奖)

[8]    Yang W, Wang SS. A BIM-LCA Framework and Case Study of A Residential Building in Tianjin [A]. In: Proceedings of The 3rd SREE Workshop on Applied Mechanics and Civil Engineering[C]. Hongkong:2013. 6 (EI 检索)

[9]    杨崴,董磊,Niklaus Kohler.基于统计分析和 GIS 的住宅建筑存量动态发展研究. [A].全国建 筑院校数字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

[10] 杨崴,贡小雷.生命周期中的建筑:建筑学三年级专题设计探讨[A].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科 专业指导委员会主编.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北京:2011. 131—137.

[11] Yang W. Luetzkendorf T. Methods for the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of housing in China: the next generation [A].第六届绿色建筑与节能大会论文集[C]. 北京:2010. 144-153.

 

专著教材

[1]    杨崴. 建筑存量模型建构——未来50年中国城乡建筑发展策略.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0

[2]    杨向群、高辉、杨崴. “太阳花”: SDE2010 零能耗太阳能住宅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6

 

荣誉获奖:

(1) 2022年,“第三届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第一名赛队——“天津大学联队”负责人,优秀指导教师,排名第1;

(2) 2023年,国家级成果奖二等奖,“传承中华营建智慧的建筑类卓越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排名第4;

(3) 2023年,UIA“可持续建筑教育创新”荣誉奖,排名第2;

(4) 2021年,天津大学“三八红旗手”

(5) 2021年,天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6) 2020年,天津市一流课程建设立项“乡村振兴与建造实践”。

(7) 2019年,天津大学教工示范岗优秀个人。

(8) 2018年,首届全国绿色建筑大会可持续建筑设计竞赛,优秀奖(两项)指导教师。

(9) 2018年,2014年,全国建筑学高等院校优秀教案“山地建造”、“城市外来者的场所”。

(10) 2018年,天津大学研究生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二名)“建筑学全英文专业及课程体系建设”。

(11) 2014年,“霍普杯”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12) 2013年,“博地杯”国际绿色建筑设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13) 2013年,格拉茨“国际可持续建筑会议”最佳论文奖。

(14) 2009年,天津大学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

 

指导学生竞赛获奖

(1)    2023年,“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风井园,第二指导教师,合作教师:严建伟。

(2)    2021年,中新天津生态城组织的“青年创意环保大赛”第一名,第一指导教师。合作团队:天津大学联队。

(3)    2020年,(The Wall)夏木塘儿童教学厨房设计与建造,斯凡德罗基金会青年学子奖,亚洲区第一名。第一指导教师。    天津大学合作教师:胡一可、王志刚、孙德龙、刘向峰。AHO(奥斯陆建筑与设计大学)合作教师:Christian Hermansen。

(4)   2020年,“生翠木参天,观气象万千”,全国绿色建筑设计竞赛,学生组一等奖,第二指导教师,合作教师:荆子洋。

(5)  2020年,“屋檐下的乳品站”,全国绿色建筑设计竞赛,专业组二等奖,第一指导教师,合作教师:荆子洋。

(6)   2020年,“台达杯”竞赛优秀奖“楼台织梦”,第一指导教师,合作教师:贡小雷。

(7)   2018年,“山地建造” 全国建筑学高等院校优秀教案。指导教师:荆子洋、杨崴、安海玉。

(8)   2018年,全国绿色建筑大会建筑设计竞赛,优秀奖两项。第一指导教师。

(9)   2015年,UIA霍普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3等奖一项,“漫游”。第二指导教师,合作教师:张睿。

(10) 2014年,UA竞赛佳作奖一项,“童年,阳光,尺度”。第一指导教师,合作教师:孙璐。

(11) 2014年,UIA霍普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2等奖一项,“漂浮的大马士革”。第一指导教师。

(12) 2014年,全国建筑学高等院校优秀作业“民工之家”。第一指导教师,合作教师:孙璐。

(13) 2014年,建筑学专指委“国际联合设计优秀作业”2项。第一指导教师。

(14) 2013年,UIA霍普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3等奖一项,“寻找失落之地”,第一指导教师。优秀奖一项。均为第一指导教师。

(15) 2013年,“博地杯”国际绿色建筑设计竞赛,2等奖一项。第一指导教师。

(16) 2013年,“蓝星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优秀奖2项。第一指导教师。

(17) 2013年,建筑学专指委“国际联合设计优秀作业”2项。第一指导教师。

(18) 2009年,“中联杯”全国大学生建筑竞赛,优秀奖2项。第一指导教师。

 

举办展览、论坛及重要会议主旨报告

2021年10月,负责北京世纪坛国际设计周“意匠营造”主题展中的“智慧建造”板块,并作论坛报告。

2021年 6 月,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全国绿色智慧建筑展会”,负责完成“R-CELLS未来智慧建筑”实物展出;同期牵头主办“面向碳中和的建筑暨能源系统设计论坛”。

2019年10月,2019年全国建筑学院长系主任大会主旨报告:“本土情怀,国际视野: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国际化教学”。

 

期刊编委

《Detail》中文版副主编。

国际期刊Buildings & Cities编委

  

微信公众号: TEAM Tianjin U+  (R-CELLS项目);碳中和智慧建筑(研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