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实验室聚焦重要遗产对象,以跨学科交叉研究方法开展学术研究,在理论、方法、技术和应用四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学科领域以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城乡规划学为主体,以计算机科学和空间信息技术为支撑,综合历史学、考古学、地理学、人类学、民族学、美术学等多学科开展研究。致力于培养多学科交叉背景的复合性人才,服务于我国“文化复兴”的历史重任。

实验室通过建筑+人文+信息技术的多学科交叉和优势互补,以国际国内先进技术为支撑,建立了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信息技术科技平台,在明长城和海防军事防御体系整体性研究、文物建筑信息化测绘、建筑文化遗产空地一体化信息技术、历史地理信息系统与空间环境分析技术、文化遗产价值评估技术、文化遗产传承与可视化技术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实现了信息化测绘和空地一体化信息技术的国际输出。

实验室于2016年依托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和软件学院,联合计算机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和王学仲艺术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组建,建筑学院张玉坤教授任实验室主任,软件学院张加万教授、国际 教育学院马知遥教授、建筑学院李哲副教授和李严副教授任副主任;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崔愷院士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建筑学院张颀教授任常务副主任;现有固定研究人员 34 名、流 动人员 9 名,共 43 名,其中教授和研究员 15 名、副教授和副研究员 20 名、高级工程师 1 名、讲师 6 名、博士后 1 名,其中 40 岁以下人员 12 名,占总人数 27.9%,承担科研、技术和管理工作。

实验室各单位组成文理交叉、优势互补的合作研究团队,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我国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及时空可视分析技术研究、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数字化技术研究、我国城市近现代工业遗产保护体系研究),科技支撑课题2项(明长城整体性研究与保护规划示范——以京津冀地区为例、中国民间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化保护和传承关键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级1项(既有城市住区历史建筑保护修缮技术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子课题1项(天津皇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1项。

在科研任务完成过程中发表了大量学术成果,出版专著28部,发表论文107篇,其中SCI、EI 期刊21篇,国内中文高水平期刊36篇,其中国内建筑领域最高级别刊物《建筑学报》发表12篇。研究内容涉及当下建筑遗产领域濒危遗产、大型文化遗产、大量同类遗产等急需保护的遗产类型。代表性成果 “明长城整体性理论研究与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长城大型文化遗产的整体性研究上完成了防御体系整体性研究并建立了ArcGIS数据库。2020年建立了全球首个“明长城全线图像与三维数据库”,填补了明长城墙体全线三维数据的空白。在国内率先研发无人机低空信息采集分析技术,不断更新迭代,一直处于领跑地位,突破了高难高危复杂环境下遗产高精度信息获取技术瓶颈,构建了信息采集-处理-量化分析-辅助决策的信息技术链条。通过技术服务、培训和传播等途径,为文博考古和规划建筑业提供技术支撑、传授技术知识,推动行业科技进步。

 

研究方向:实验室涵盖国内重大和重要的文化遗产,如长城、京杭大运河、明清海防、石窟、明清皇家建筑、人文景观、传统村落、历史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在研究方法上学科交叉,优势互补,以国际国内领先技术支撑,建立完整保护技术链条,并在遗产保护项目中得以实践。主要有以下六个研究方向:

① 基于信息技术的大型线性文化遗产(长城、海防、大运河、丝绸之路等)保护与传承整体性研究: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整体性研究与保护策略;明海防军事防御体系及其与明长城比较研究;其他大型线性文化遗产历史空间信息技术研究。

② 空地一体化信息技术研发:复杂环境下建筑文化遗产完整、高效测绘方法;复杂环境下土、石类遗产勘测方法优化;基于低空技术的遗产保存现状监测与物理环境分析;低空信息文化遗址考古技术。

③ 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建构:遗产数据管理流程与方法;数据库、分析系统、制图、可视化系统等不同地理信息平台间数据交换和数据标准;远程协作的专业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系统。

④ 空间分析与环境分析:遗产空间现象景观考古学与历史地理学空间分析技术;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对文化遗产影响的多因素综合分析技术;文化传播与文化区域形成、交流和变迁;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等现代因素对文化遗产影响分析。

⑤ 文化遗产价值评估技术与方法: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程序;基于多学科基础性研究的遗产价值认知与评估体系;整体性保护方法、分级保护标准与分段保护管理办法;遗产保护规划划界的决策依据与标准;文化资源管理系统及其标准。

⑥ 文化遗产传承虚拟现实与可视化展示技术:大型文化遗产整体性复原与数字再现技术;技艺文化遗产的精准采集与工艺流程的复现技术;民间美术类文化遗产的量化分析技术。


未来发展规划

(1)在研究程序上,遵循“前沿-记录-认知-保护-传承”的遗产保护程序,建立完成遗产保护传承链条,实现每个环节的高水平、先进性。推动遗产保护事业实现从抢救性保护—预防性保护—文化理念传承的转变。

(2)在运行机制方面,完善四大平台实现完整的保护技术链路。根据目标导向、设备配套、技术支撑、学科咨询、行政支持、强强联合等原则系统调配资源,以期实现人员、信息、设备、技术等基本要素共享。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学工程、材料、建工、内燃机等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的其他专业,均可为遗产监测、材料检测与保护等领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3)在研究成果上,成果形式体现在共享平台、学科体系、人才培养、科研产出四个方面。建立一个数据共享和技术支撑平台完整链路平台、建立一个文化遗产人才培养体系、打造一支国际化文化遗产研究队伍、建立一套可持续发展的科研模式、建设一个中国文化遗产“全寿命”信息技术开放实验室。

(4)国际影响方面,实验室将定期举行国际研讨会、展览等,增强国际学术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