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教育部低碳城市与建筑创新引智基地的支持,建立天津市旧城区改造生态化技术工程中心等服务平台,运用数字化模拟技术,完成和在研11项国家和省部级各类基金项目,有效服务于生态城市、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等城市建设热点领域。

学科在生态与数字化技术应用和成果转化方面,主持编制了国家与地方委托的《城市旧住宅小区综合改造技术导则》、《天津滨海新区响螺湾商务区城市设计导则》等技术标准,承担了数百项国家和地方的重大项目,出版技术指南多部,获得近十项规划管理软件著作权,并出版相关专著10多部。由此,在推进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方面,实现科技转化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中,绿色交通体系规划方面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天津、深圳等城市的轨道交通与站点规划,通过多模式公共交通体系与土地利用开发的资源整合,实现低碳布局和生态节能的目标;结合海岸带生态保护和流域治理课题,在海河流域、环渤海与闽三角等滨海地区,完成湿地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重建等服务内容;并利用精细模型模拟、雨洪控制和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解决了滨海填海地段、石家庄城市低洼地区的部分内涝难题,在海绵城市建设领域也取得了服务社会的卓越成效。

在绿色村镇体系建设方面,则从土地集约使用、可持续能源利用、资源环境保护与整治、生态文明建设等角度,实现成果转化,在闽北山区、大别山区、太行山区、天津周边县市等地建立绿色村镇示范点,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在空间数字模拟技术领域,基于“低碳理念下基于人工智能的城市空间结构的热岛效应模拟预测”的研究,集成了GIS、FLUENT、多情景模拟等低碳城市的微气候调控技术,提出天津、石家庄、沈阳等城市空间格局微气候调控策略,完成了苏锡常都市圈空间格局的生态优化等技术应用,并进一步在国内十余项实际项目中应用、推广和示范。